您好,欢迎光临本店! [请登录],新用户? [免费注册]
配装礼盒订制 | 夺宝奇兵 | 标签云 | 批发 | 优惠活动 | 留言板 | 报价单 | 配送方式
查看购物车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吴地端午习俗:端午食粽和龙舟竞渡

浏览历史

吴地端午习俗:端午食粽和龙舟竞渡
成都端午节粽子网 / 2013-07-08

苏吴地方习俗众多,端午节也不例外,对吴地的端午节习俗,我们略知一二, 下面给大家介绍端午节吴地的两大习俗: 端午食粽和龙舟竞渡。

端午食粽 

端 午食粽是苏州人家最重要的一件事情,每到端午节前夕,在苏州小巷深处,朱门半掩,厅堂里妯娌婆媳团团围坐,或者就在弹石路边,小藤椅几张围拢来,满目青绿 的箬叶,糯米的晶莹,傍晚,就飘来了香气,还有要好乡邻互相端碗送去,交流各家手艺,味道咸淡,卖相如何,这是现代人生活里难得的悠远古风,是苏州人津津 乐道的佐餐美食。民国时代苏州作家包天笑在晚年《衣食住行的百年变迁》一书中回忆到:

到 了端午节,那便是粽子的世界了。粽子的味儿,有甜的,有咸的,有素的。形式有圆的,有方的,有长的,有尖的。有一种白水粽,范烟桥曾以书来告诉我:谓以新 制之玫瑰酱,蘸白水粽,可谓色、香、味三绝,我报以诗云:“可笑诗家与画家,珍羞也要笔生花。玫瑰酱蘸水粽白,雪岭似披一抹霞。”

和 很多地方一样,苏州家家户户在端午自己包粽子,用青箬叶或青芦叶包裹糯米及各种馅料成三角圆锥形,这是小脚粽,或者包成筒状,。叫枕头粽,放在锅里大火煮 沸,然后文火慢慢煨,几个小时以后就好了。而苏州至今流行的粽子做法完全依古制,包粽子前一天用清水浸泡糯米,馅料有猪肉、火腿、赤豆等,名目甚多,大致 分咸、甜、白三种,有荤有素,寻常人家都会做白水粽、赤豆粽、枣子粽、灰汤粽,考究如猪油夹沙粽,选用上等红小豆,煮熟后去皮、滤沙,再放适量砂糖和油脂 熬制成馅,馅中还夹一块肥肉膘,煮熟后最道地的是这块脂肪,香甜可口,望去晶莹如玉,是典型的苏州风味。白水粽清单可口,简单蘸白糖桂花酱,或者就这么 吃,总之随人口味,是最本色的一种。

《吴郡岁华纪丽》是清代苏州人自己写的一本风俗志,里面提到:

吴俗,角黍以篛裹糯米为之,或用菰叶,有三角一角二种,形制甚多。三角者为菱角粽,一角者为秤锥粽,以菰叶裹黍为之者,谓之茭粽。吴门端五节,争以角黍为节物,巧制各种俱备。又有枣子粽、火肉粽等新制。

火肉就是火腿吧,现在苏州人吃的最多的,恐怕还是这两样粽子。

黄石先生在《端午礼俗史》中指出,角黍本是农民祀祖的供奉物。

《吕氏春秋•仲夏纪》:“仲夏之月,……农乃登黍。是月也,天子以雏尝黍,羞以含桃,先荐寝庙。”春秋时期,人们用菰叶(茭白叶)包这种早黍成牛角状,称角黍,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,称筒粽。 

东 汉,用草木灰水浸黍米,因水中含碱,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,煮熟就成碱水粽。梁吴均的《续齐谐记》开始将角黍与屈原之死相联系。也是晋代,粽子被正式定为 端午节食品。晋人周处在《风土记》中称粽子为“角黍”,“仲夏端午,烹骛角黍,端,始也。” “谓五月初五日也。又以菰叶裹粘米煮熟,谓之角黍。”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,还添加中药材益智仁,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。 接下来的南北朝时期,是各民族文化习俗交融的年代,粽子味道越来越丰富,出现了杂粽。《齐民要术》记载。有将粟与黍混合起来做粽子的方法。米中开始掺杂禽 兽肉、板栗、红枣、赤豆,添加各种果实、草药,做成各种形状的粽子。今天我们做粽子使用的原料基本具备了,当时,裹成的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,这时的粽子 还是高档食品。 

粽子再高级也是食品,属于形而下,可《齐民要术》把粽子上升到哲学的高度:“俗,先以二日,用菰叶裹黍米,以淳浓灰汁煮之,令烂熟。于五月五日夏至,啖之。粘黍一名‘粽',一曰‘角黍',盖取阴阳尚相裹,未分散之象。”

两条记载都说的是“黍”, 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粮食,在中国栽培历史悠久,3000多年前就有了,但今天已经很少上桌,估计做酒为多,五粮液里应该有它,黍在古代被列为五谷之一,地位崇高,诗经里著名的《黍离》篇有:

“彼黍离离,彼稷之苗。行迈靡靡,中心摇摇。知我者,谓我心忧;不知我者,谓我何求?悠悠苍天,此何人哉!”的千古绝唱,这是有王者风度的粮食。明代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说:

“糭,俗作粽。古人以菰芦叶裹黍米煮成,尖角,如糭榈叶心之形,故曰糭,曰角黍。近世多用糯米矣。”

李时珍提醒我们,现在大家裹粽子是用糯米,可以前不是这样。据说今天北方农民还有保留用黍子作端午粽子的古风。

最 早记载用糯米做粽子的是在唐朝了,粽子用米已“白莹如玉”,粽的形状出现锥形、菱形。唐韦巨源著有《食谱》,提到长安有“蜂蜜凉粽子”, 由唐代“烧尾宴”上的“赐绯含香粽”演化而来的。此粽妙在只用糯米,无馅,煮熟后晾凉,吃时用丝线勒成薄片,浇以蜂蜜与黄桂酱,吃的时候在凉粽子上淋上蜂 蜜即可,凉甜芳香、泌人肺腑。这样的粽子透着盛唐时期的大气。

宝历元年(公元825)三月,白居易出任苏州剌史,在苏州的端午节,苏州粽子的香甜一定让这个风流刺史印象很深刻,在《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》诗中,他满怀感慨的回忆起苏州的这一风味:

“忆在苏州日,常谙夏至筵。粽香筒竹嫩,炙脆子鹅鲜。”

在唐代,粽子已经逐渐成为百姓日常食品,品种繁多。唐人姚合诗云:“渚闹渔歌响,风和角粽香。”《开元天宝遗事》载:“宫中每到端午节,造粉团角黍,贮于金盘中,以小角造弓子,纤妙可爱,架箭射盘中粉团,中者得食,盖粉团滑腻而难射也。都中盛于此戏。”

写 作于宋代的《岁时杂记》载:“端五因古人筒米而以菰叶裹粘米,名曰角黍,相遗,俗作粽。或加以枣、或以糖。近年又加松、栗、胡桃、姜、桂、麝香之类。近代 多烧艾灰淋汁煮之,其色如金。”这样的做法与今天其实区别很小了。苏东坡在《端午帖子词》咏道:“不独盘中见芦橘,时于粽里得杨梅。”陆游有“盘中共解青 菰粽,哀其将簪艾一枝”的佳句,粽子。值得注意的苏州食粽风俗有“健粽”-----范成大《吴郡志》:

重午以角黍团、朱索、艾虎、画扇相饷。夏至复作角黍以祭,以束粽之草系手足而祝之,名曰健粽。

不知道这样的风俗与后来的“健人”有没有关系,旧时江浙一带端五时妇女要佩带一种饰物,用金银丝或铜丝金箔做成,形状为小人骑虎,亦有另加钟、铃、缨及蒜、粽子等的。插在妇女发髻,也用以馈送。清代记录苏州风俗的《清嘉录》云:“(五月五日)市人以金银丝制为繁缨、钟、铃诸状,骑人于虎,极精细,缀小钗,贯为串,或有用铜丝金箔者,供妇女插鬓。又互相献赉,名曰健人。”

《吴郡岁华纪丽》有“钗符健人”条:

《唐宋遗纪》称:“江淮南北,五日钗头綵胜之制,備极奇巧。凡以缯绡剪制艾叶,或攒绣入物、禽鸟、虫鱼、百兽之形,八宝群花之属,  绉 纱蜘蛛,绮谷凤麟,茧虎绒蛇,排草晰蝎,螳螂蝉蝎,葫芦瓜果,色色逼真。加以旛幢宝盖、绣球繁缨、钟铃百状,或贯为串,名曰豆娘。”今吴中端午尚沿其制。 闺人剪綵为钗符,杂缀虫豸五毒诸物,用铜丝金箔纽制成串,加以蒜粽之类,以供插鬓及互相献赉,名曰健人,即古之艾人也。富家钜族或镂造金银为之,玲珑成 串,簪於髻鬟,蔡雲谓即古之步摇,其诗云:“插髻金摇亦健人。”盖其制宝相类也。

另 外,苏州还有一种用粽子命名的糖果,就叫粽子糖。观前街采芝斋是在清同治九年由河南人金荫芝创办,以五百个铜板起家,在观前街设一小摊。所售“粽子糖”, 因为用剪刀剪出形似粽子,故名。以后生意越来越好,由摊而店更为兴旺。光绪年间,苏州名医曹沧洲进京为光绪、太后诊脉。以采芝斋糖果进献,名声大噪,今天 采芝斋的粽子糖仍然是苏州最有特色的食品之一。


龙舟竞渡 

苏州是端午节龙舟竞渡的发祥地。《事物原始》载:“竞渡之事,起于勾践,今龙船是也。”汉代赵晔《吴越春秋》也认为,龙舟的起源“起於勾践,盖悯子胥之忠作”。

苏州龙舟竞渡的最早起源当为“胥门塘河”,即今天的胥江河。清代诗人邵长蘅有 “五月胥江怒,水嬉欢競渡”的咏叹。到清朝,苏州端午龙舟竞渡盛极一时,地点众多,“龙船,阊、胥两门,南、北两濠及枫桥西路水滨皆有之。”

端午风俗无论南北,都有龙事,只是北方用以祈雨,而南方模拟竞渡。南北朝时,竞渡习俗广泛传播,唐敬宗曾下诏命地方官修造龙舟二十艘,宋太宗淳化三年到开封金明池观看竞渡。明清两代,宫廷中端午龙舟表演。清代自顺治康熙起,每年端午,大都要在西苑以龙舟竞渡酬节。

进入二十一世纪,古城苏州的端午龙舟竞渡依然延续,农历五月五日,古老胥门城墙下,在苏州人为纪念伍子胥而命名的胥江河上,彩旗飘扬,龙舟待发,吸引众多苏州百姓摇旗呐喊,为健儿们加油鼓劲。逝者已去,追思慕远,古老的民俗能延续在网络时代,令人感叹传统的魅力。

每 年一度的龙舟赛,船大都是隔年留下来的,但不放置水中,这样船身容易腐烂,而是有专门房间存放。端午前二周,龙船出屋,倒放露天,在阴湿天上油漆。还要准 备用猪皮做鼓面的传统鼓,在比赛时使用。端午节日当天,胥江两岸人潮涌动,家家户户扶老携幼看龙舟竞渡。苏州人把龙舟下水称为出龙,事先要迎神演戏,称为 “下水”。江边搭建五米高的彩台,用做举行舞龙祭龙仪式,拜过涛神伍子胥,比赛就开始了。(上岸时也要举行送神仪式,叫做“拔龙头。”)

根据《清嘉录》描述,每条龙舟四角都有彩旗,中舱还有鼓吹手,两旁划浆的有十六人之多,俗称“划手”。 船头站立一篙师,名为“挡头篙”。

竞渡时,船上结彩张旗,桨手奋力划船,锣鼓喧天,今天在胥江比赛的赛程一般为500——600米,龙舟有20多条,每组4-5条 船。而从前苏州竞渡更分 “武赛” 、“文赛”两种。武赛时龙舟上划手随鼓乐大作以整齐划一的动作拼命划桨,两岸鞭炮齐鸣,河边观者如云。沿岸早早就搭建起凉棚供官宦富绅观看,优胜者到达终 点时获锦标无限风光。较特别的是之后的文赛,比的是龙舟卖相,台阁优胜,清代著名的小说家蒲松龄在《聊斋》有如此描写:

五 月五日,吴越有斗龙舟之戏:刳木为龙,绘鳞甲,饰以金碧;上为雕甍朱槛,帆旌皆以锦绣。舟末为龙尾,高丈余,以布索引木板下垂。有童坐板上,颠倒滚跌,作 诸巧剧。下临江水,险危欲堕。故其购是童也,先以金啖其父母,预调驯之,堕水而死,勿悔也。吴门则载美姬,较不同耳。

《清嘉录》也有记述:

头亭之上,选端好小儿,装扮台阁故事,俗称“龙头太子”。尾高丈许,牵綵绳,令小儿水嬉,有独占鳌头、童子拜观音、指日高升、杨妃春睡诸戏。

台阁之戏在苏州太湖农村乡村至今流传,庙会吉日,都有巡街出演,而船尾的水上表演近乎划水冲浪,惊险异常。

还 有更轻松可喜的,《吴县志》:“端午为龙舟競渡,游船聚集,男女喧哗,管弦杂沓。投鸭於河,龙舟之人争入水相夺,以为娱乐。”清代嘉道年间苏州人袁景澜在 《吴郡岁华纪丽》里也说,“画舫游客争买瓦罐掷诸河,视龙舟中人入水泅取,以为娱乐”,抢到的有奖励,可以到商家换奖品。清未民初,苏州龙舟竞渡尚保留类 似的“放标”,将鹅鸭放在河里,众人在水中追逐为戏,这其实是有来历的,早在宋代,宫廷就有掷银瓶于水中令人争夺的作法,后遂相沿成俗。区别只是有的掷土 罐、有的掷鸭子、猪脬。 

与 苏州不同,明代万历时进士、兵部尚书杨嗣昌写过一部《武陵竞渡略》,记载荆楚、楚湘一带龙舟竞渡风俗,分缘由、船式、人数、技术、歌词、赌赛、祭祀、卜岁 等,那里“旧制四月八日揭篷打船,五月一日新船下水,五月十日、十五日划船赌赛,十八日送标讫,便拖船上岸。”更详细规定,船中不许藏竹竿、鹅卵石,观看 者也不许扔砖瓦,以防引起械斗。

龙舟本身就是看点。据《金阊民俗史话》,竞渡龙舟“一般用质地轻巧的杉木制成,长七至十一米,也有长至十几米的,宽约一米至数米,前装木制龙头,后装龙尾。大型的龙舟中舱有三层彩楼,高至9米, 雕刻或彩绘,十分精细,旗幡绣伞,罗列前后,锦绣满船。但也有一些贫穷的乡镇,因无力置办龙舟,便用农船或渔船临时改装,用纸扎的龙头龙尾装于木船前后, 再用绘满鳞甲的布幔围之,因草草而成,被称为“草龙”。参赛的龙舟起码是两艘以上,一般有五艘,分为青、红、黄、白、黑五色,代表东西南北中五方,也有六 艘或七艘的,至多十几艘。” 

唐 朝将军杜亚做过淮南节度使,对江南的龙舟竞渡风俗做过很好的改良。《旧唐书•杜亚传》“江南风俗有競渡之戏,方舟并进以急趋疾进者为胜。亚乃令以漆涂船 底,贵其速进。又为绮罗之服,涂之以油,舟子衣之,入水不濡。”这样说来,穿绸着锦,不光是光鲜外表,可算最早的体育专用服装了。油漆船底更高明,减轻阻 力,仿佛如今赛场上的高档球鞋,跑跳成绩都靠它。

龙舟会也是一年一度的狂欢,“士女靓妆炫服,倾城出游。藻川缛野,楼幕尽启,罗绮云积。山塘七里,几无驻足;河中船挤,不见寸澜。”

奢 华固然是奢华,可盛世光景,不过如此。而且这龙舟竞渡的日子也是一个大市集,“小饭大欢,筵费万钱,欢笑远闻,杯盘狼藉。岸则居奇列肆,搏士为人,劈缯为 衣,偃师百变,应指而走。童孩戏耍之具,吴人见惯弗巽,远客偶观,张止哆口,移晷弗去。”所谓“商贩贸易,所在成市,半月始罢”,苏州人把这半月统称为 “划龙船市”。

苏州自古是丝绸棉布的重要产地,机户密布,相成了产业链,有专门的染坊。这些社会底层的手工业者在平时是低调的,可这一天的龙舟赛会,他们体力出众、团结一心,用自己的方式引人注目:

郡中踹布坊人群操小舟,鸣金伐鼓,划浆如飞,错杂其间,则称烟囱龙船,嘈聒可厌,而彼自为乐也。

士大夫觉得这些下里巴人在搅局,解构了龙舟会的“意义”, 高濂《遵生八笺》云:“南方競渡者,治其舟使轻利,谓之‘飞鳧’,又曰‘水马’。盖越人以舟为车,以楫为马也。”小船虽然没有龙舟豪华其实也大有来历,这些手工劳动者的戏谑之举何尝不是在对传统致敬呢。

《清嘉录》记载,苏州龙舟赛会奇特之处还在于日夜兼备,“入夜,燃灯万盏,烛星吐丹,波月摇白,尤为奇观,俗称“灯划龙船”,有燃灯万盏,烛灰成山的奇观。

 更多端午节习俗,请关注成都粽子批发团购网站 - 成都粽子网 www.duanwulipin.com

用户评论(共0条评论)

  •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
总计 0 个记录,共 1 页。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
用户名: 匿名用户
E-mail:
评价等级:
评论内容:
验证码: captcha
//百度自动推送 //360自动推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