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
成都粽子情缘
端午时节包粽子,如从粽子投江祭屈原算起,有两千多年了。事实上,粽子的起源可上溯到夏商周,那时以菰、芦叶裹黍米煮成,形状类似粽榈叶的心,所以叫粽或黍。 角黍制作方法是用菰叶裹黍米,煎煮到烂熟,其色香味自然不如现在的好。到了唐代,粽瓤有多种果仁,其味比单纯的黍米要好。宋代改黍米为糯米,并用艾叶水浸渍后裹制。这种粽叫艾香粽子,又多了一种香味。元末明初开始用箬叶裹粽子,瓤馅的品种就多了,诸如豆沙、猪肉、松仁、花生米、芝麻、枣子、胡桃等,有荤有素,有甜有咸。到了清代,出现了火腿粽子,即在粽内放火腿一方块,封锅煨一天一夜。 我的家乡每至端午节,家家门前插艾叶和菖蒲,户户吃粽子,真有一番“碧艾香蒲处处忙,谁家儿共女,度端阳”的情景。小时候每到端午节,父亲则从山上摘回宽宽大大的粽叶,砍来棕树叶,母亲用清水把那翠绿的粽叶一片片洗净,而后把上好纯净的糯米洗净,用杂柴灰水(即碱水)浸泡、晾干,用簸箕装好待用。 准备工作做好后就开始裹粽。父亲是裹粽的好手,我和弟妹站在旁边欣赏父亲裹粽。他那双好似注满艺术灵气的手大显风采,那青青的粽叶和浸了碱水的糯米,在他手上快捷而稳妥地团弄着。父亲把生挺挺的粽叶弯成一个小斗,放进糯米,有时加一些绿豆或赤豆,然后用粽带这一曲那一折绕来绕去,我还来不及看清是怎么回事,一个结实玲珑的粽子就呈现在眼前。父亲裹出的粽子形状各异,有尖角粽、菱角粽、四角粽,样式很讲究。把裹好的粽子放入盛水的锅里,合上铁锅盖,用湿布把盖沿缝隙层层围住,用不大不小的火烧上一天一夜,待到锅里飘出一缕缕浓浓粽香时就说明粽子煮得烂熟,可以揭锅起粽了。刚出锅的粽子不散架,软硬得宜,晶莹透明,黄灿灿的,吃起来口感特别好。若沾糖吃,甜甜的,香香的,韧韧的,真是香甜满口,越嚼越有味。
|